游客发表
而面對學者,他們負責溝通、協助這些學者的話轉譯成普羅大眾都聽得懂的語言。
那麼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?數十年來對此已經有諸多爭議及討論。我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,德語不只有特定性別的代名詞,還有屬性(genus),這是一種異於英語的語法性別。
相反地,她被教導要正面看待世界,畢竟誰知道她這輩子還會發生什麼事?最糟的狀況下,她還是會一直有個溫暖的家,有足夠的衣服穿,也有足夠的食物吃。我心想,也許有人從未撞牆過,他們從未狠狠摔入無力、失控、羞辱、寂寞或無語之中,也許這樣的人無法想像真的有一道貫穿我們社會的高牆。語言學家彼得.艾森柏格(Peter Einsenberg)認為,這種統稱既非特指男性也非特指女性,而是泛指所有教書的人,重點只在於這項工作本身。第一組被問的問題是:最喜歡的小說「主角」(hero)。第三組的問題則是:最喜歡的小說男/女主角(hero [in] es)。
其中一名外科醫生看到他時,臉色發白地說:「我不能幫他開刀,他是我兒子。我們應該使用括號,如同「hero(in)」(這樣將表達兩個性別的「或是」結合為一個字)?或是要使用斜線(「hero/heroine」,「hero/ine」)?那麼這些組合字又該如何發音?哪些之後會被廣泛使用?儘管如此,問題依然存在:這些提議是否只是治標不治本?也許我們需要一個新的、明顯非中性的陽性字尾,如此一來,老師就能「真正」泛指所有教書的人?如此一來,男人就不再是標準?或者,我們是否應該使用一種完全捨棄將人依性別歸類的語言?例如史瓦希利語、烏茲別克語、亞美尼亞語、芬蘭語和土耳其語。我們從小聽老師說「要養成良好習慣」,雖是陳腔濫調,卻不失為真理。
我的回應是:「每天運動是我的習慣,十多二十歲時已養成,像早晚刷牙一樣,一點都不難,反而是不做便覺得不舒服。既然仍有獎賞,那麼停止了舊習慣便不會有失落感。無論如何,這個方法對我來說so far so good,我會繼續下去的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
根據杜克大學研究員在2006年發表的一篇論文,我們日常生活裏的行為,超過百分之四十是習慣支配的,通常不假思索便作出來,例如早晚刷牙。【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】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,每週獨享編輯精選、時事精選、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。
最近看了Charles Duhigg的《The Power of Habit》,書中建議了一個戒除壞習慣的方法,就是「習慣替換(habit replacement)」,即用好習慣代替壞習慣。我姑妄試之,竟奏奇效。沒有失落感,不會感到不舒服。我用來代替深夜飲酒的新習慣,說來可能有點匪夷所思,就是學習德文。
Photo Credit: Random House Trade Paperbacks 習慣之所以難戒除,是因為習慣的行為都會帶給我們一些快感、滿足、或意識到的好處(作者稱之為reward,可譯為「獎賞」),一旦停止那行為,沒有了獎賞,便會感到失落。雖然只是半小時,但每次學習到新東西,並且做了翻譯練習,都能帶給我滿足感(這就是獎賞)。我有臨睡飲酒的壞習慣,想戒掉很久了,卻一直不成功。習慣一旦養成,不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,都會成為生活的根本部分。
這次決定養成天天學習德文的習慣,並用它來取代深夜飲酒的壞習慣,我須要做的事很簡單,就是睡前提早半小時關電腦,然後學習德文才睡覺。雖然不是每天都飲,有時甚至連續幾個禮拜滴酒不沾,但每次總是重拾壞習慣,因為深夜不喝點酒不舒服。
用一個習慣代替另一個習慣,其實就是用一個獎賞代替另一個獎賞。這是我的真實經驗,完全沒有誇張。
自從六七年前開始認真研究尼采哲學,我便有意重學德文(讀研究院時學過並通過考試),但只是斷斷續續地看書和練習,進步很慢。由於天天學習,儘管只是半小時,也很快察覺到明顯的進步,令我更有動力繼續學習。一個習慣通常要連續定時定候做幾個月才會養成,很多人堅持不了多少天便放棄(例如所謂的New Years resolution)。然而,Duhigg在書中提醒讀者,「習慣替換」這個方法不是萬能的,並不能保證戒絕壞習慣。有朋友問我如何能堅持每天做運動,因為那對他來說很難。這個「習慣替換」的功效,還在於我對飲酒的渴望竟然消失了,根本不用抗拒誘惑。
我對生活習慣非常自覺,很早便養成一些良好習慣,現在我每天——除了旅遊或病倒——必做的事包括看書數小時、運動一小時和彈鋼琴半小時。」難的不是堅持習慣,而是養成習慣。
此外,要建立新習慣以取代舊習慣,那新習慣必須是自己真心樂意去做的事,否則便難以得到獎賞,因而容易失敗。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
例如遭逢巨變、情緒極度低落時,便很可能重拾壞習慣此外,要建立新習慣以取代舊習慣,那新習慣必須是自己真心樂意去做的事,否則便難以得到獎賞,因而容易失敗。
這是我的真實經驗,完全沒有誇張。根據杜克大學研究員在2006年發表的一篇論文,我們日常生活裏的行為,超過百分之四十是習慣支配的,通常不假思索便作出來,例如早晚刷牙。自從六七年前開始認真研究尼采哲學,我便有意重學德文(讀研究院時學過並通過考試),但只是斷斷續續地看書和練習,進步很慢。雖然只是半小時,但每次學習到新東西,並且做了翻譯練習,都能帶給我滿足感(這就是獎賞)。
由於天天學習,儘管只是半小時,也很快察覺到明顯的進步,令我更有動力繼續學習。我有臨睡飲酒的壞習慣,想戒掉很久了,卻一直不成功。
我的回應是:「每天運動是我的習慣,十多二十歲時已養成,像早晚刷牙一樣,一點都不難,反而是不做便覺得不舒服。用一個習慣代替另一個習慣,其實就是用一個獎賞代替另一個獎賞。
還可留言與作者、記者、編輯討論文章內容。既然仍有獎賞,那麼停止了舊習慣便不會有失落感。
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雖然不是每天都飲,有時甚至連續幾個禮拜滴酒不沾,但每次總是重拾壞習慣,因為深夜不喝點酒不舒服。沒有失落感,不會感到不舒服。我用來代替深夜飲酒的新習慣,說來可能有點匪夷所思,就是學習德文。
我對生活習慣非常自覺,很早便養成一些良好習慣,現在我每天——除了旅遊或病倒——必做的事包括看書數小時、運動一小時和彈鋼琴半小時。我姑妄試之,竟奏奇效。
有朋友問我如何能堅持每天做運動,因為那對他來說很難。無論如何,這個方法對我來說so far so good,我會繼續下去的。
然而,Duhigg在書中提醒讀者,「習慣替換」這個方法不是萬能的,並不能保證戒絕壞習慣。這次決定養成天天學習德文的習慣,並用它來取代深夜飲酒的壞習慣,我須要做的事很簡單,就是睡前提早半小時關電腦,然後學習德文才睡覺。
相关内容
随机阅读
热门排行
友情链接
友情链接